RTI News

122 POSTS 0 COMMENTS

Stay connected

22,945FansLike
3,911FollowersFollow
0SubscribersSubscribe

Latest article

台師大僑生尤嘉綝奪華語歌唱大賽冠軍 獲國慶晚會登台機會

就讀台師大的馬來西亞僑生尤嘉綝奪全球僑校學生暨僑生華語歌唱大賽冠軍,也獲得雙十國慶演出機會。(僑委會提供)全球僑校學生暨僑生華語歌唱大賽在10月7日圓滿落下帷幕,由來自馬來西亞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尤嘉綝因台風穩健,歌聲婉轉動聽獲得第一名,同時也取得今年雙十國慶晚會登臺演出的機會。僑委會於日前舉辦「全球僑校學生暨僑生華語歌唱大賽」,最後台師大尤嘉綝在85所學校,269名僑生中脫穎而出,成功摘下冠軍,贏得在國慶晚會演唱的資格,隨即在國慶晚會上登台獻唱《飄洋過海來看你》,讓她緊張不已。尤嘉綝感謝僑委會舉辦「全球僑校學生暨僑生華語歌唱大賽」,讓她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專長,更將她送上國慶晚會的舞臺,讓更多人知道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女孩。尤嘉綝已經決定繼續在台唸碩士,希望更加增進自己的專業知能、虛心學習,來回報家人與師長。尤嘉綝表示,台灣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領航中心,尤嘉綝表示,可以來臺灣升學、學習音樂,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台灣和馬來西亞語言相近,文化差異較小,治安良好,人與人之間相處也相當舒服,最重要的是「台灣人非常熱心,而且樂於助人」。新聞引據:採訪撰稿編輯:陳文蔚 央廣新聞原文

蔡總統的「互不隸屬說」 讓親中混亂的國家認同原形畢露

蔡英文總統在110年國慶演說提出四個堅持來定位台灣底線。圖:取自蔡總統臉書蔡總統國慶演說提出「四個堅持」,其中「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起各界的關注,首先,國民黨對此率先表示質疑,認為蔡總統的說法有違憲的疑慮;當然,中共也跟著批評是「赤裸裸的兩國論」,國台辦強調兩岸絕對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顯然,蔡總統的「互不隸屬說」,似乎都不同於國、共兩黨的台灣想像,而這點恐怕也會成為台灣建立「國內共識」的障礙所在。中華民國本來就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會極力反對,無非是因為在1949年,早認定「中華民國」是前朝,而中國的代表權也在1970年之後逐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給取代,國際現實讓台灣沒有選擇的權利,讓「中華民國」可以在台灣寄生上游,只是,國民黨要「反攻大陸」的意志不斷削弱,本土化與民主化的發展下,中華民國逐漸從「來台灣」轉為「在台灣」,當前正邁入「是台灣」的融合階段,這是必然的趨勢。問題是,拘泥於「虛擬」的兩岸關係,雖有實質的交流與互動,卻刻意形塑「自我模糊」的國家認同,這在專制威權的時代,自然可以控制政治意識的詮釋權,在資訊不對稱的舊時期,當然也可以用來迷惑社會大眾;但是,民主化的浪潮,以及科技的進步,「真相永遠只有一個」,到底什麼是「一個中國」?主權可以分享嗎?中華民國的實質統治有及於中國嗎?這些問題猶如國王新衣般被揭開,一目了然。台灣民眾認知下的國家意識,不就是現行憲政體制下的政治運作,認為中華民國並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當然是現況也是事實,難道要「昧著事實」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隸屬」嗎?倘若那些認同「一個中國」套路的少數人,又怎麼看待「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事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獨立」不也是事實?再簡單不過的嘗試,卻被那些無謂的政治算計操弄得混淆不清,這樣的國家認同才是真的混亂。中華民國在台灣生存了72年是事實也是現況!歷史本來就是一個滾動的過程,1949年以前,從來沒有人會懷疑當時的中華民國就是代表中國,就如同72年後的今天,除了政治光譜上激進的兩端之外,多數人並不會否認「中華民國」110年的歲月中大半跟台灣有關,而且那個宣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從來沒有統治過台灣,這是事實根本無須懷疑。而那些刻意操弄政治攻防的人,為何不敢正氣凜然陳述?而又為何反對「互不隸屬」?甚至卑躬屈膝地期盼「被隸屬」呢?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強調國家主權獨立的事實,將國家處境說清楚、講明白,這本來就是正常該有的表現,否則抨擊現任總統說出事實,那到底誰說的「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是假話?還是下台了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台灣拓展國際空間已經相當困難了,還不能用自己的國號在國際社會闖蕩,這是國際現實很無奈沒錯,但現在連表述「中華民國不隸屬於對岸」都不敢,還要與中國唱和,這是多麼荒謬的價值觀。有人說「做比說重要」,但問題是「連說都不敢」,又怎期望會做呢?別忘了那個不停對台軍事恫嚇的中國,不只不讓做,還不讓說,不是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事實表述,就算是「兩國論」也好,這也是現存的兩岸狀態,不是嗎?既然是台灣主流民意的客觀認知,且也是當前國人對國家的期待,那麼這就不是違不違憲的問題,而是要檢討現行憲法是否符合實際運作的問題。持平而論,中華民國在台灣深根多年,「中華民國台灣」儼然已是國內最大公約數,可悲的是,國內仍有人擔心中華民國跟台灣走太近,寧可擁抱那不切實際的「中國夢」;這些人總是反對本土化的「中華民國」,卻又不敢在中國面前大聲表示「中華民國存在」,他們說不出口的是「中華民國會存在」是因為「在台灣」,他們也很清楚「在中國,中華民國根本無法存在」。看來,蔡總統在國慶演說中提出「互不隸屬」的意外,就是讓這些人的混亂原形畢露。 延伸閱讀 → 蔡總統:四個堅持非蔡英文個人主張 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總統談話 中國跳腳 陸委會再回擊:現狀未改 中華民國就是主權國家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新聞引據:採訪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央廣新聞原文

蔡總統:四個堅持非蔡英文個人主張 符合台灣主流民意

蔡英文總統13日表示,她針對台灣當前的內外挑戰,提出了「四個堅持」,盼朝野政黨團結一致,共同因應國家內外的各種艱鉅挑戰。(民進黨提供) 針對總統蔡英文國慶談話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四個堅持,被解讀為「兩國論」。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今天(13日)在中常會上進一步表示,她針對台灣當前的內外挑戰,提出了「四個堅持」,這不是蔡英文個人、也絕非民進黨一黨的主張,這是合乎台灣人民主流民意,符合台灣當前國家的需要,盼朝野政黨團結一致,共同因應國家內外的各種艱鉅挑戰。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演說中提出堅持自由民主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四個堅持」,被解讀為「兩國論」,在野黨抨擊聲浪不斷。對此,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總統13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她針對台灣當前的內外挑戰,提出了「四個堅持」的主張,希望朝野政黨,能夠依循2300萬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作為政府對內運行民主政治、對外團結一致的共同立場,一起來因應國家內外的各項艱鉅挑戰。蔡總統也強調,這幾天看到在野黨對於「四個堅持」有些不同意見,但這不是蔡英文個人的主張,而是符合台灣主流的民意。總統說:『(原音)這「四個堅持」並不是蔡英文個人、也絕非民進黨一黨的主張。我相信,這是合乎台灣人民主流民意,符合台灣當前國家的需要。』蔡總統指出,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民進黨政府未曾鬆懈,而即便國際社會的支持力道增加,台灣也不曾冒進挑釁,更善盡作為國際社會一員,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的責任。總統最後也重申,台灣絕對不會屈服於壓力,強化國防自主更是政府的當務之急。為了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行政院已經提出軍購特別預算案,目前正在立法院進行審查,她要呼籲在野黨一同支持,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另外,根據轉述,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在中常會上的黨務報告中也指出,黨部針對蔡總統的「四個堅持」進行內部民調,結果有超過84%的民眾支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另有超過95%的民眾認為「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決定」,證明蔡總統的國慶演說獲得民眾高度認同。 新聞引據:採訪撰稿編輯:劉玉秋 央廣新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