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午宴日議員祝賀團 總統:「橘色惡魔」展現台日關係跨世代

蔡英文總統10日中午午宴「中華民國國慶日本國會議員祝賀團」。(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今天(10日)中午午宴「中華民國國慶日本國會議員祝賀團」。總統特別提到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在國慶慶祝大會上的演出非常精采,許多台灣人民都很喜歡,尤其橘高校吹奏樂部這次還與北一女、曉明女中進行交流,展現台日關係的深化和傳承是跨領域、跨世代。總統也期待在日、台先後開放邊境後,台日觀光能快速恢復到以往的規模。

總統致詞時指出,在過去的國慶典禮,「日華懇」一直是重要貴賓,這次因為疫情,時隔3年才再次來台參加,她特別感謝會長古屋圭司和所有議員的努力,以行動支持台灣,再次證明台、日深厚的友誼,她也要代表台灣人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

總統也表示,在今天的國慶典禮上,「日華懇」的遊行及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的演出,都是台日友好的象徵,相信許多台灣人民看了都很喜歡、很感動。

總統特別指出,這支被稱為「橘色惡魔」的管樂團在台灣受到許多關注,現場看到團員們邊吹奏邊跳舞的特色,每位都是演奏功力十足、活力滿滿,表演非常精采。而這次橘高校吹奏樂部來台演出,不但獲得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也和北一女、曉明女中的樂團輪流演奏和交流,促成台、日年輕世代的合作,展現出台日關係的深化和傳承是跨領域、跨世代,她要藉這個機會謝謝團員和所有提供協助的好朋友。

總統也表示,明天日本將開放自由行,許多台灣民眾都迫不及待買機票、訂飯店,準備到日本旅遊。10月13日台灣邊境也將解封,歡迎更多日本朋友來到台灣,促進更多台日交流。她也希望「日華懇」的議員們大力協助,讓台日觀光交流順利重啟,快速恢復到疫情前的規模。

總統並強調,台灣和日本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價值觀,彼此是重要的夥伴,這是台日關係最重要的基礎。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及區域與國際情勢的變化,台灣會和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國際夥伴,持續加強合作,一起守護共享的價值,努力實現「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的願景。

古屋圭司致詞時則表示,蔡總統今年的國慶演說有幾項內容令他感動,第一是台灣的自由民主不會因為任何外來壓力而有所屈服、第二是台灣的民主與自由體制也攸關世界自由民主體制的發展,絕不容許受到任何破壞;若台灣的民主體制遭到破壞,等於是對世界自由民主體制的傷害。第三則是面對來自於某些國家的威脅,台灣必須要聯合國際友人共同因應,以維護海峽兩岸及世界的和平穩定。最後,蔡總統強調我們都是台灣人,要以台灣人為榮,也令他深受感動與敬佩。

古屋圭司並指出,3天前,橘高校的團員們在總統府敞廳,看到蔡總統突然現身,大家都驚喜的尖叫,並與蔡總統一起合照,這對橘高校的團員們而言,會是一輩子難得的經驗,相信他們未來都會成為台灣的最大粉絲;未來,「日華懇」所有議員也會竭盡所能增進台、日兩國關係。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美日記者看雙十國慶  感受大不同

111年雙十國慶大會10日在總統府前登場,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踏著整齊步伐進場,伴隨吹奏樂聲,展現青春活力。(圖:中央社)

今天(10日)是雙十國慶,美國和日本駐台記者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台灣國慶日。

CNN回顧台灣民主來時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黎普利(Will Ripley)在推特表示,在台灣慶祝國慶日之際,他們探討台灣民主是如何從數十年的戒嚴令中產生的。

黎普利前往綠島─昔日的政治監獄採訪,倖存者講述了幾十年「白色恐怖」期間的殘酷鎮壓。

黎普利在報導中說,「『綠洲山莊』是此地的名稱,可以在外面的岩石上看到刻字,但這裡完全不是綠洲...。」

昔日的受難者陳欽生受訪說,「他們對待我們如同動物。」

這篇探討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報導長達3分鐘。

矢板明夫:橘高校搭起年輕人的橋梁  

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則在臉書上提到在日本的京都橘高校吹奏部在台灣掀起的「橘色旋風」。

橘高校來台主要是在雙十國慶演出,來台期間受到台灣媒體的歡迎和鉅細靡遺的報導。

矢板明夫說,在漫長的疫情之後,橘高校吹奏部作為日台交流重新開始的象徵,他們這次的訪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日台雙方的民間情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年輕一代之間,今後有望生成強韌的紐帶,是一個很好的新開始。



新聞引據:、Will Ripley推特;矢板明夫臉書
撰稿編輯:鍾錦隆

慶祝國慶 蔣萬安、黃珊珊升旗慶祝 陳時中強調守土衛國

(左起)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合成照/臉書)

今天(10日)是國慶,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上午連跑2個升旗典禮、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則出席台北市政府的升旗典禮,慶祝中華民國的生日。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則沒有國慶相關行程,但在臉書貼文,呼應今年中央的國慶大會主題「守土衛國,你我同行」。

蔣萬安一早就先後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前廣場及興安華城社區出席升旗典禮,下午還特地在榮星花園舉辦一場「雙十台北 Let's Party」親子草地音樂會。

蔣萬安在興安華城社區受訪,被問到對於總統府前舉辦的國慶慶祝大會的主題是「守土衛國」,主視覺也沒有中華民國的看法時,他認為國人無法接受。蔣萬安:『(原音)如果在國慶日都迴避到中華民國、刻意忽視掉我們的國家中華民國,沒有任何相關的意象或是象徵出現,我想這個國人是沒有辦法接受,要如何來團結國內的民眾呢?』

對於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談話中重申「四個堅持」,並提出「四大韌性」,蔣萬安強調當然要堅定守護中華民國的主權、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法治,但他更希望能落實在每一天,而非只有國慶日才出來說。

黃珊珊則是在卸下24年的公職後,第一次以市民的身分參與北市府前的升旗典禮。她笑說自己每年都會參加升旗典禮,這次是市民,很自由、沒有壓力。

她還回憶自己從高一開始,在總統府前戴傘帽排字、加入北一女樂隊時在府前遊行、還出席團結自強晚會,之後也每年都會參與升旗。黃珊珊:『(原音)這個時間都會做一些跟國慶有關的事,我覺得是一件國家的喜事,很開心的事,大家其實台灣沒有人不愛國,每個人都會在這天很Happy。』

陳時中則沒有安排國慶相關行程,直到晚間才有公開活動。不過,陳時中在臉書貼文,表示要一起慶祝國慶,同時也要思考未來。他並強調,身為首都市長,應有守土衛國的自信,要勇於表態,這並非挑釁,而是展現態度、展現對自由民主的在乎。他若當選市長,將依循蔡總統的國際友好原則,前往世界各大城市交流,建立以民主價值為基礎、對等以待的友誼關係,帶領台北邁向未來,他強調這比政黨間的歧異更重要。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明天要期中考!京都橘高校搭機離台 盼下回再訪寶島

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師生,10日搭乘華航班機離台。(文總提供)

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今天(10日)上午在國慶大典的演出大獲好評,轟動全場,不過因為明天學校就要舉行期中考試,學生們一早就把行李放在遊覽車,結束演出後,立刻帶著行李和樂器搭上遊覽車趕赴機場,並於今天下午2時20分搭乘華航班機返回日本,結束短短5日的在台行程。此次邀請他們來台的文化總會,也特別在機場送上特製的郵摺,盼為這次的緣份留念。

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5天,便掀起「橘色旋風」,圈粉無數,每一場排練和預演,都吸引超多粉絲聚集;國慶前一天還在兩廳院廣場與北一女樂儀旗隊、台中曉明女中行進管樂隊交流演出,三校的演出都搏得滿堂彩。蔡英文總統不僅兩度送上台灣知名小吃慰勞,也在學生參訪總統府時現身與他們合照,感謝他們演出的努力。

橘高校的同學今天下午在搭機離台時,紛紛表示「想要再來台灣」、「考完大學要再來台灣玩」,還有人開玩笑說,「明天要考試,不會寫的題目都寫『台日友情』!」也有同學說高中畢業後要來台灣留學,甚至有同學非常感動在台灣受到的熱情和接待,在出境通關前還感性地淚灑機場,讓文總的送機人員一邊感動、一邊安慰他們。

今天下午離台時,文總秘書長李厚慶特別親自率隊前往機場,並準備了驚喜的禮物,即文總以今年國慶主視覺設計封套及排版,並使用這幾天文總拍攝的精華照片為素材,委託郵政公司印製紀念郵摺。

文總表示,台灣與日本關係緊密、友誼深厚,歷經變動與疫情,互相扶持,也為持續深化台日交流,今年才會特邀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來台參與2022年度的國慶大典演出,並與台灣的樂儀隊進行交流。該校師生、家長及有關部門全力合作,促成佳話,也讓台灣的國慶典禮增添光彩,並為台日兩國展望疫後新局帶來希望與能量,台灣深表感謝及敬意,並期待未來共創更多美好。

 


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結束短短5日的在台行程,此次邀請他們來台的文化總會,也特別在機場送上特製的郵摺,盼為這次的緣份留念。(文總提供)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立陶宛外交部推文 祝賀雙十國慶

立陶宛外交部在官方推特發文,向所有的台灣人民祝賀雙十節。(推特)

立陶宛外交部今天(10日)在官方推特發文,向所有的台灣人民祝賀雙十節快樂。

推文並說,期盼加強我們的友好關係。

立陶宛和台灣並沒有外交關係,但雙邊實質關係近來升溫,「駐台北立陶宛經貿代表處」於9月成立。



新聞引據:、立陶宛外交部推特
撰稿編輯:鍾錦隆

守土衛國,央廣同行 多語直播歡慶中華民國111歲生日

央廣新聞部於總統府前轉播國慶大會現場實況。(RTI)

2022年中華民國國慶主題為「守土衛國 你我同行」,代表臺灣以多語向全球傳播的中央廣播電臺,今年同樣透過中、短波、活動官網、YouTube頻道及Facebook各語粉絲專頁,於今(10)日以8種語言即時轉播國慶實況,將總統演說傳送到全世界,讓海內外友人能夠了解臺灣堅守民主自由理念、打造韌性國家的目標。

歡慶中華民國111歲生日,為讓全球聽網友掌握國慶實況,央廣特別設立「國慶專頁」網站,各語主持人們也於今日一早準備就緒,以華、粵、日、英、法、印尼、泰國及越南等8種語言轉播國慶大會現場實況並同步口譯總統演說。

其中,華語節目除直播國慶實況,粵語主持人朱紹俊、洪美玉並針對今年國慶大會的特殊性進行點評,新聞部也將於今晚6時「兩岸ING」節目邀請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翁明賢教授針對總統談話進行講評。為了讓民眾不錯過雙十國慶盛會及總統談話,各語轉播影片將繼續保留,歡迎全球聽網友隨時至央廣YouTube頻道及各語Facebook粉絲專頁觀看。


央廣印尼語主持人陳志勇、鄭蕙玲針對總統演說進行即時口譯。(RTI)



央廣多語轉播同慶雙十盛會。(左起為泰語主持人許超娜、何其松) (RTI)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總統拋願和北京尋求和平方法 學者:具體釋放善意

學者認為,蔡英文總統雙十國慶談話拋出願與北京尋找和平穩定方法是再度對北京釋放善意。圖為CH-47契努克運輸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繞行總統府前上空。 (圖: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今天(10日)在雙十國慶談話拋出願與北京尋找和平穩定方法。學者認為,總統沒有進一步刺激兩岸關係的意圖、具體釋放善意;也有學者說,今年的談話企圖超越傳統兩岸關係,擺脫一個中國枷鎖。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國慶演說時,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唯有尊重台灣人民對主權和民主自由的堅持,才是重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根本,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我們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

蔡總統也說,未來2年任期,不僅要持續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更要在經濟產業、在社會安全網、在民主自由體制、在國防戰力,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表示,蔡總統的談話中,關於兩岸部分比去年更有特色,沒有爭議性或可能造成兩岸衝突的話語。去年提到兩岸互不隸屬,就引發一些衝突,今年談話的基調,是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

曲兆祥說,雙方還是有各自立場的問題,例如台灣堅持民主價值,並指台海衝突是對方造成的,這是站在台灣立場來說,但不至於造成去年談話後的那樣的摩擦,因為去年是主權歸屬問題。

曲兆祥指出,蔡總統也具體釋放善意,表示在疫情後兩岸可恢復正常、健康交流,台灣將開放邊境,兩岸交流會比現在頻繁許多,也可以恢復民間交流,這是能期待的;另外,願意在互相尊重前提下,共同找到維持台海穩定的方法,這比去年又更具體。

曲兆祥說,兩岸關係不完全是兩岸在掌控,國際因素影響非常大,特別是美國。總統代表台灣釋出善意,兩岸關係的講法比去年和善很多,能不能解決問題,還不能太樂觀期待,但至少沒有進一步刺激兩岸關係的意圖,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善意。

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受訪指出,蔡總統今年要表達的訊息跟過去相當不同,過去幾年談話都很重視兩岸關係,今天談話中只出現一次「中國」,看得出蔡總統企圖超越傳統的兩岸關係,擺脫一個中國枷鎖。

林子立說,蔡總統提出「四大韌性」,來自於台灣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除了要擴大照顧弱勢族群以維繫政權外,更要將台灣的民主自由體制融入國際社會,並強化國防戰力,而不是將台灣的安全寄託於美國。

林子立表示,蔡總統的談話顯示,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最好的防禦武器就是台灣經濟不斷成長與良好的民主政治,唯有人民滿意,中國才無法以文攻武嚇的方式,強迫台灣接受一個中國。

林子立指出,過去兩岸發展受限於美中是合作夥伴,現在中國是西方世界的系統性對手,各國無法接受中國以武力方式改變台海現狀,要超越兩岸關係的限制,將兩岸關係國際化,總統講話超越過去的格局,更具前瞻性。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陳怡君

蔡總統的民主自由體制韌性 「議會外交」將讓台灣成為強韌的國家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大會致詞表示,把中華民國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就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目標。 (圖:中央社)

雙十國慶登場,雖然天空不作美,但蔡總統的演講點出了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價值和意義,「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過去這段期間,台灣確實成為全球民主社會的典範,也讓許多民主國家看到了國家的韌性。光輝十月,許多國家組團來台灣訪問,「外國政要組團訪台」儼然是台灣鏈結國際社會的新氣象,尤其是「議會外交」成了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重要模式,不但是台灣對外關係的「新型態」,更是蔡總統提出「民主自由體制韌性」的意義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

民主國家不甩中國狼性情緒勒索

回顧過去一年,今年來台訪問的最大咖外國國會議員,就是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這是事隔25年之久,美國國會議長再度訪台,不但迅速增加了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也讓中國強烈不滿,採取各種報復手段,甚至展開大規模的實彈軍事演習,引起全球關注。不過,中國過激反應的效果卻相當有限,不但引來西方國家的撻伐,更讓國際社會更加重視台海和平穩定,有趣的是,部分國家不畏懼中國的情緒勒索,也紛紛組團來台訪問,台灣的「議會外交」十分熱絡。

其實,「國會互訪」早已行之有年,就連地方縣市議會也都會有城市互訪,這是相當常見的國際交流活動,不過,對台灣來說,「國會互訪」深具「外交意義」,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國因素」,中國長期以來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阻撓台灣與國際社會互動,當然也不樂見台灣與其他國家有任何官方交流,「國會互訪」更是踩到中國的紅線,這從今年七月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捷克、立陶宛等歐洲國家,中國出言恐嚇的反應便可窺知。

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參訪立陶宛國會大樓,見證1990年3月11日簽署獨立宣言的歷史場景。(圖:游錫堃臉書)

當然,中國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伎倆,台灣及各國都早已司空見慣,只是礙於國際現實,與台灣建立具主權意義的外交互動,常常會受制於中方貼上的「一中標籤」,無論是政治上的官方交涉,或是經濟文化層面的合作,都會遭到中國嚴厲的警告;不過,近年來,原本苦無正常外交渠道的台灣,卻有了可以拓展國際能見度的機會,那就是採取「國會互訪」的「議會外交」,雖然中國也對此大表不滿,但這些國家議員似乎不領情,相繼來台訪問。

「議會外交」彰顯堅韌之島的價值

過去這段期間,外國國會議員訪台團,面對來自中國激烈的反應,似乎沒有任何畏懼,反而是強調與台灣有共同的價值,而這樣的價值包括了民主、自由與法治,說穿了,這正好與中國形成強烈的對比,言下之意,這也是中國無法發揮阻撓作用的原因所在,來訪的外國政要讚許台灣是民主政體,同時也凸顯中國極權專制的一面,民主議會的自主性及獨立性,不容許外在力量的干涉及箝制,更不屑來自中國的嗆罵,中國過激的態度,反而適得其反,各國來台「議會外交」如雨後春筍般進行。

事實上,民主國家的議會對行政部門有監督及審查的權力,這完全不同於中國人大的橡皮圖章功能,往往行政官員必須尊重國會議員的意見及態度,因為這攸關著預算審查及政府運作,尤其是議員握有立法權,政府部門都必須遵循民意機關法案通過的決定,這從美國白宮干涉裴洛西訪台一事便可以了解,行政機關必須接受立法獨立的憲政精神,中國不但無法理解,還異想天開向他國政府施壓,不但無效,還引來民意代表的不滿,美國參、眾兩院還接連提出《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大動作挺台。

除了友好國家的國會議員來台,例如日本、美國,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睽違三年,德國國會議員也組團來台訪問,之後還會有其他國家的議員及政要到訪台灣,顯然來台進行國會交流互動,已成為民主國家之間的重要流行活動,深化交流的面向也不只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認同,還包括文化、國防、經貿等領域的意見交換,這都有助於未來雙邊政府友善的對話,民意代表的角色與功能,更可以推動兩國有更深層的合作行動。

對台灣來說,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是長期以來推動民主改革的成效,再加上整體國際情勢變化,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國威脅的擔憂,更重視台灣民主政治的韌性與國家安全的強韌;此外,面對中國獨裁專制的威脅與干擾,台灣要和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展開各層面的緊密合作,也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台灣的經濟、安全、民主鑲嵌在國際情勢之中,民主自由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台灣擁有強韌的國家韌性,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好的台灣」。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國慶談話 總統:台灣會挑起自我防衛責任 不會坐等命運被決定

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1年國慶大會10日在總統府前登場,總統蔡英文(中)、副總統賴清德(右)與立法院長游錫(方方土)(左)在台上向遊行隊伍揮手致意。 (圖: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在今年的國慶演說中提出將強化「四大韌性」。在國防戰力部分,總統指出,近年來為了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政府加速推動國防改革,國防預算也逐年增加,就是要以行動告訴全世界,台灣會挑起自我防衛的責任,不會坐等命運被決定,同時也會和盟友共同維護區域的安全及穩定。

總統表示,台灣加速量產各式精準飛彈及海軍、海巡高效能艦艇,另外也積極籌獲各類小型、高機動性的精準打擊武器,以建構完整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足以應對外在的軍事威脅。這幾年,國機國造、國艦國造都有具體成果,潛艦國造也如期推動當中。

總統指出,2週前,台灣第一艘自主研發建造、萬噸級的「玉山軍艦」已正式交艦,在今年國慶慶祝大會中,勇鷹號新式高教機也帶頭衝場,她感謝全體國軍和她一起克服萬難,交出這張得之不易的國防自主成績單。

總統並指出,為落實全民防衛,政府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強化戰訓量能,並透過精進後備教召訓練,讓後備軍人能使用和現役軍人相近的武器裝備,提升後備戰力;另外,建構能有效應對現代戰爭需求的國軍及軍民整合的全面防衛動員能力也都刻不容緩,必須確保無論是平時救災或戰時動員,各項韌性的整備、各種物資和人員都能準確、即時到位。

總統也強調,最重要的是必須凝聚民心士氣,強化全民的防衛意識,因為「守土衛國」從來都不只是軍人的事,每位國民都是國家的守護者。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國慶演說 提出兩岸「四不」立場 首度對全球半導體布局傳遞訊息

總統蔡英文在111年國慶大會上致詞表示,把中華民國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就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目標。 (圖:中央社)

蔡英文總統今天(10日)發表國慶演說,提出「四大韌性」,除了針對兩岸關係表達「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台海現狀不能被破壞改變」的堅定立場,也首度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向國際傳遞清晰的訊息。府方人士表示,蔡總統今年國慶演說對象除了國人,也是向北京當局及國際社會清楚傳達台灣的立場。

府方人士透露,面對這1年來發生俄烏戰爭、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後,中國在台海周邊發動軍事演習,以及即將到來的中國二十大等對國際局勢可能的重大影響,以及對照中國各種在軍事、經濟挑戰國際秩序的行徑,蔡總統今年的國慶演說的對象不只是台灣人民,也是向北京當局及國際社會清楚傳達台灣的立場。

府方人士表示,蔡總統今年的國慶演說有5個關鍵字,分別是「韌性」、「穩健」、「民主」、「科技」及「台灣」。其中,「韌性」是這篇演說的主軸,而總統提出的「四大韌性」,也就是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網、民主自由體制、國防戰力,則是源自於她在今年4、5月間的親筆手稿,原本要在520就職週年當天發表的談話內容,但因為當時台灣正遭逢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疫情衝擊,總統及執政團隊正全力投入防疫工作,因此,當時她僅在視察防疫行程中略為闡述「接下來的2年任期,執政團隊會持續地、全方位地建構更有韌性的國力」,如今國門即將解封,總統便將當初的構想完整論述,提出這「四大韌性」總目標,並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條理分明地闡述政府持續強化「四大韌性」的17個政策面向,呼籲全民共同冷靜以對,因應疫後世界秩序的劇烈變化,打造更為強韌的國家。

另外,蔡總統採取「立場堅定、態度穩健」的一貫風格,以對民主自由的價值堅持和積極建構國家韌性,爭取更多國際信任,破除中國意圖用來框架兩岸及印太局勢的「新常態」。總統除重申持續站穩去年所提出的「四個堅持」外,也傳遞台灣的堅定立場,就是「國土主權不退讓、民主自由不妥協、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選項、台海現狀不能被破壞改變」;同時,蔡總統也務實理性地面對疫後兩岸交流的發展,表達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能夠逐步恢復兩岸人民的健康有序交流,進而舒緩台海緊張的情勢。

府方人士指出,站穩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是今年蔡總統的兩岸論述主軸,這不僅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更是兩岸的共同責任,而現狀被中國單方面破壞也並非常態,因此沒有所謂「新常態」。

在「民主」部分,總統關注台灣民主體制的自由與透明被利用而遭滲透干擾,也提醒北京當局不要誤判,不要誤認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是可以妥協的,進而試圖利用政黨間的激烈競爭分化台灣社會。因此,她強調「民主韌性」是守護台灣的關鍵,並提出強化民主韌性的「三部曲」,首先是讓自由民主體制成為全民共識;其次是強化資訊的透明、強化錯假訊息的辨識;第三則是持續深化國際合作、緊密連結民主盟友。

總統也重申台灣會挑起自我防衛的責任,不會坐等命運被決定,同時會和盟友共同維護區域的安全及穩定。

在「科技」方面,則是蔡總統首度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向國際傳遞清晰的訊息。府方人士指出,蔡總統曾在接受日媒《文藝春秋》專訪時點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優勢在於「高度成熟的產業聚落」和「獨特的商業模式」兩項關鍵因素,這不但讓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人才及技術取得領先地位,同時也不過度競爭,而與其他企業構築相互的合作關係,讓台灣能夠協助全球在半導體供應鏈重整上進行「最佳的配置」。因此,在疫後民主供應鏈重塑的進程中,台灣是可信賴的安全夥伴,這就是蔡總統所說「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而是全球半導體布局的關鍵之鑰」。

總統最後則強調自己並未忘記她在2020年勝選當晚的承諾,要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她持續期許要讓自由民主體制成為牢不可破的全民共識;並期盼每一位國民,都是國家的守護者,讓「我是台灣人」是光榮、也是驕傲。

總統也向國際社會喊話,明確表達台灣的經濟、安全、民主與全世界密不可分的連動性:台灣的經濟更發展,全球供應鏈就更完整而堅韌;台灣的安全更鞏固,區域和全球就更能和平繁榮;台灣的民主更深化,世界自由民主陣營就更穩固,她不但延續去年國慶演所說的「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更進一步要「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而這個「更好的台灣」就是「更有韌性的台灣」。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精選文章

本週最多人點閱

熱門文章